相关数据包




惠崇春江晚景·其一-拼音版-苏轼
全文拼音
惠 huì 崇 chóng 春 chūn 江 jiāng 晚 wǎn 景 jǐng· 其 qí 一 yī
(宋sòng) 苏 sū 轼 shì
竹 zhú 外 wài 桃 táo 花 huā 三 sān 两 liǎng 枝 zhī,
春 chūn 江 jiāng 水 shuǐ 暖 nuǎn 鸭 yā 先 xiān 知 zhī。
蒌 lóu 蒿 hāo 满 mǎn 地 dì 芦 lú 芽 yá 短 duǎn,
正 zhèng 是 shì 河 hé 豚 tún 欲 yù 上 shàng 时 shí。
原文
惠崇春江晚景·其一
(宋)苏轼
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相关诗集诗单
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
疯狂背古诗
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
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
注释
惠崇(亦为慧崇):福建建阳僧,宋初九僧之一,能诗能画。《春江晚景》是惠崇所作画名,共两幅,一幅是鸭戏图,一幅是飞雁图。钱钟书《宋诗选注》中为“晓景”。诸多注本,有用“晓景”、有用“晚景”,此从《东坡全集》及清以前注本用“晚景”。
蒌蒿:草名,有青蒿、白蒿等种。芦芽:芦苇的幼芽,可食用。
河豚:鱼的一种,学名“鲀”,肉味鲜美,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。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。每年春天逆江而上,在淡水中产卵。
上:指逆江而上。
白话译文
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,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。
河滩上长满了蒌蒿,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,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,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。
背景
《惠崇春江晚景二首》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(1085年)在汴京(今河南开封)为惠崇所绘的《春江晚景》两幅所写的题画诗。一说此诗作于江阴。
赏析
这是一首题画诗,惠崇的《春江晓景图》没有流传下来,不过从苏轼的诗中,我们可以想个大概:一片竹林,三两枝桃花,一条江,几只鸭子,河岸上满是蒌蒿,芦芽刚刚破土,天上还有两两归鸿。河豚是看不到的,是馋嘴的苏轼在想:河豚该上来了,用蒌蒿和芦芽一炖,比东坡肉鲜多了。 惠崇为宋初“
作者
更多的了解作者?请参考苏轼的著名诗词。
拼音有误?我来纠错
纠错(反馈)内容:
您的姓名(可不用填写):
如果您填写了姓名,视同您同意我们公开您的姓名。在纠错被采纳后,我们可能在页面下方表示感谢。
提交
取消
©诗词乐
京ICP备19001275号-2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823号